編者按: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現代服務業已成為中國經濟戰略結構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令會展業看到了更好的未來。但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且不確定的背景下,會展經濟的興衰牽動著會展人的敏感神經。
為此,在2013年的開年,《中國貿易報·會展周刊》特邀本刊顧問,在前瞻與回顧中,勾勒出業界所期待的中國會展經濟的輪廓。
2013年伊始,全球經濟觸底反彈,但仍處于緩慢復蘇階段。在這一背景下,有觀點分析認為,相比歐洲和美國,盡管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中國仍將是亮點。
而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全球會展業走勢如何?尤其是中國會展業會是一大亮點嗎?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中國會展業沒有那么悲觀。
中國的機遇
“2013年,中國會展業將呈現增長趨勢?!比蛘褂[業協會(UFI)主席陳先進認為,但不會出現前幾年的兩位數增長。其中,展會的規模和數量都將減緩。
陳先進認為,一線會展城市總體形勢比較穩定,不會有太大變化。但二線會展城市將發生變化,其中有些城市將會脫穎而出,而有些城市的增長速度將放緩。至于更多中小型會展城市的形勢,目前尚看不清楚。
就全球而言,會展業主要增長點在亞洲區域。其中,中國會展業的增長速度還將排在前列,但需審慎樂觀。
陳先進指出,在當前形勢下,中國會展業將出現內需型展會多一些、出口型展會少一些的發展趨勢。這意味著競爭將加劇,展覽業應該多創新,多用多媒體的手段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讓客商滿意。與此同時,內需型展會只有準確定位,才能更好地為參展商服務。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認為,2013年,雖然會展規模仍將有所擴大,但無論是展覽業還是會議業都將向提升質量方面轉變。成都、鄭
州、西安、重慶等中西部城市的會展整體水平將有明顯提高。隨著中國經濟平穩發展、發展方式轉變和巨大市場潛力的釋放,世界會展業的中國因素將進一步增強。
中國會展研究會會長袁再青表示,有理由對2013年會展業持樂觀態度。隨著結構調整轉型取得新的突破,會展業將創造新的機遇。
行業的機遇
在吉林省博覽事務局局長趙強華看來,國家高度重視會展業發展,印發了《關于“十二五”期間促進會展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全面指導會展業有序發展。同時,從整體上規范、整合和完善了重點國家級政府主導型展會的戰略布局。
而成都市博覽局局長陳琳則認為,中國會展經濟已經迎來歷史上最好的戰略機遇期。
北京東城區旅游委員會主任李雪敏則表示,對于中國會議業來說,2013年仍然是較為復雜的一年。一是世界旅游業發展形勢不容樂觀。歐洲經濟持續低迷,世
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中國入境旅游市場復蘇的希望不大。世界旅游業總體將處于增速較低的發展時期,歐洲、北美會獎旅游向中國企業要求報價
單位較往年有所減少。二是由于中央政府關于“三公”開支預算及管理的加強,政府相關的公務開支會減少。另外,黨的十八大倡導勤儉辦會,各部委對會議持謹慎
態度,有一部分會議程序被壓縮。三是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加之出口形勢沒有好轉,年會預算和規模也有不同程度的壓縮,這種不利影響可能會蔓延至2013年。
總體來說,2013年,中國會獎業將在持穩中向好的態勢發展,專業會議展覽的數量將增加。
市場的機遇
常州靈通展覽用品有限公司總裁黃彪表示,十八大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十八大強調,公平、平等地使用生產要
素。同時,國家提出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這些將使民營會展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依靠科技創新贏得更多的公平機遇。
在國際化融合度越來越高的今天,中國會展企業應該抓住機遇,加速中國會展業國際化進程??梢灶A測,隨著中國會展企業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全球會展市場格局將發生新的變化。
中國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徐迎新堅信,展會將成為貿易合作、科技進步、品牌建設和時尚的引領者與風向標。十八大指出,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在
這一基礎上,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促
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發展服務貿易。
機械汽車展覽聯合會秘書長張效林分析認為,在2012年國內外經濟低迷的形勢下,不少中國專業品牌展會逆市而上,繼續擴大規模和影響力,如中國國際工程機
械、建材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北京、上海、廣州的車展,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等,并已躋身世界名展前列。這不僅反映出世界經濟貿易的重心進一步向新
興市場國家特別是中國傾斜,還反映出國內外各行業企業對中國經濟向好的信心。
機遇與挑戰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會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可分析指出,盡管全球經濟低迷的態勢依舊,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但中國會展市場主體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已
經基本形成了國有、民營、合資、外資等多種會展企業有序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這些微觀主體對企業自身發展的渴求形成了推動整個會展業發展的重要內生動
力。
會展業過去10年的競爭主要體現在微觀層面的產品和服務競爭上,但是伴隨著行業規模的擴大和市場組織化程度的提高,會展活動競爭的形式會從企業、場館等微
觀層面擴大到地區和城市等宏觀主體之間的競爭,競爭的手段將從價格、服務等產品要素延伸到收購、兼并等資本要素,從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延伸到城市之間的政
策競爭。
上海會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敏也指出,2013年,中國會展業或將伴隨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包括加工業、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微笑曲線調整,服務業尤其是文化創意
產業的漸次雄起,特別是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五位一體總布局,發揮服務業的引領功能,率先回暖,一路上行。
2011年,德國針對500強企業的一份調查顯示,84%的企業認為,展會是除了企業網站之外最重要的溝通手段。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數據2009年為83%,2007年為81%。
國家會議中心總經理劉?,摌酚^地預估,2013年,將是中國經濟結構轉變的關鍵之年。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積累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但就經濟質量而言,在一段時期內,中國仍將處于由以加工為主的低附加值經濟向以設計、研發及服務為主的高附加值經濟過度的過程中。在他看來,會展業不僅是
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更是經濟發展的指南針,能夠為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指出一條清晰的道路。